乾坤浩瀚,日月輝華,法筵龍象,群芳輻輳。
比比法門宏啓,欲視之,則森羅萬象,重重心印炳彰。
數數心念流露,擬執之,則冥然空寂,對對心法涅槃。
此一大事,本自靈明,盡未來際,不假修證。
拈花微笑,妙智淨澄,遠溯亙古,本無來去。
白雲風卷,宇宙豁清。月印長天,形分眾水。
煙雲綻處,樓殿淨嚴。水月松蘿,交光映輝。
人和境幽,花開似錦。澗水湛藍,山連阜秀。
千峰排翠,萬卉爭彩。風恬波靜,野老謳歌。
大機利根,用心勇猛。聞聲悟道,見色明心。
日常受用,萬念圓融。無邊妙德,咸在此心。
若於此處悟得,則曠大劫來我人業識,當體灰飛煙滅。現前身世根境塵勞,徹底冰融雪泮。便見靈山正法眼藏,昭昭溢目全彰;少室涅槃妙心,晃晃通身獨露。譬演若達多悟鑑中面目,元來只是己頭;猶力士獲額上圓珠,到底不從他得。如此,則無量神通三昧,塵塵本來圓成;恆沙諸佛法門,念念一時具足。
夫雲無心而解聽龍吟,充天塞地;
風無迹而能聞虎嘯,拔木鳴條;
道無根而善應諸緣,分緇列素;
性無垢而含融法界,萬德莊嚴。
如是指呼四聖,號令六凡,統三界作大僧伽藍,以十虛為解脫門戶。山河大地是古佛心源,爐炭鑊湯乃眾生之覺地。於一微塵現恆沙諸佛之全身,於一佛心現無邊眾生之世界。若能如是悟得,即心心默契,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無異,始為覺道矣。
妙性圓明,絕諸名相。縱使恆沙諸佛廣長舌,無以談其名;今古宗師具五眼,無以窺其相。法界清淨眾,若能迴光返照自性,照本靈源,常光現前,塵勞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淨覺自心,圓證自性,復本心源,本來清淨。
拈一瓣香,爇向金爐,大興佛事。
爐內檀煙起,空中瑞氣香。
日月光天德,法界寶光祥。
再拈瓣香,爇向金爐,法輪常轉。
堯風與祖風並扇,舜日與佛日齊明。
南山直聳齊天壽,東海洪波比福興。
三拈瓣香,爇向金爐,正法永住。
德政興隆,睿潭潤無邊之境。
宗風普揚,優曇開上國之香。
虔誠以此三瓣香,清淨供養覺皇三寶:
本際虛玄妙絕倫,無方應用體全真。
圓明似日周沙界,清淨如空遍色塵。
福臻精舍 釋紫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