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法眼文益禪師


 


大法眼文益禪師上堂曰 


諸上座 時寒何用上來 且道上來好 不上來好 


或有上座道 不上來卻好 


什麼處不是 更用上來作什麼


更有上座道 是伊也不得一向 又須到和尚處始得 


諸上座 且道這兩個人於佛法中還有進趣也未 


上座 實是不得 並無少許進趣 


古人喚作無孔鐵鎚 生盲生聾無異 


若更有上座出來道 彼二人總不得 


為什麼如此 為伊執著所以不得 


諸上座 總似這麼行腳 總似這麼商量 且圖什麼 


為復只要弄脣嘴 為復別有所圖 


恐伊執著 且執著什麼 


為復執著理 執著事 執著色 執著空 


若是理 理且作麼生執 


若是事 事且作麼生執 


著色 著空亦然 


山僧所以尋常向諸上座道 


十方諸佛十方善知識時常垂手 諸上座時常接手 


十方諸佛垂手時有也 什麼處是諸上座時常接手處 


還有會處會取好 若未會得 莫道總是都來圓取 


諸上座 傍家行腳 也須審諦著些精彩 


莫只藉少智慧過卻時光 山僧在眾見此多矣 


更有一般上座 自己東西猶未知 向這邊那邊東聽西聽 


說得少許以為胸襟 仍為他人注腳 將為自己眼目 


上座 總似這個行腳 自賺亦乃賺他 


奉勸諸上座 且明取道眼好 些子粥飯智慧不足可恃 


若是世間造作種種非違之事 入地獄猶有劫數且有出期 


若是錯與他人開眼目 陷在地獄冥冥長夜無有出期 


莫將為等閑 


奉勸且依古聖慈悲門好 他古聖所見諸境唯見自心 


祖師道 不是風動幡動 仁者心動 


但且這麼會好 別無親於親處也 


師良久又云 諸上座 貶也得 剝也得 


 


時僧問 學人不為別事 請師直道 


師曰 汝是不為別事 


問 如何是不生不滅底心 


師曰 那個是生滅底心 


僧曰 爭奈學人不見 


師曰 汝若不見 不生不滅底也不是 


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 便會取 


問 古人才見人這麼來便叫失也 古人意如何 


師曰 汝不信但問別人 


問 維摩與文殊對談何事 


師曰 汝不妨聰明 


問 法同法性 入諸法故 古意如何 


師曰 汝是行腳僧 


問 如何是解修行底人 


師曰 汝是什麼人 


曰 這麼即不落因果也 


師曰 莫作野干鳴 


問 識本還源時如何 


師曰 謾語 


問 明暗不分時如何 


師曰 道什麼 


問 如何是對境數起底心 


師曰 恰道著 


問 如何是學人本分事 


師曰 謝指示 


問 決擇之次如履輕冰 如何決擇 


師曰 待汝疑即道 


曰 學人即今疑 


師曰 嚇阿誰 


問 從上宗乘如何履踐 


師曰 雷聲甚大 雨點全無 


問 如何是末後句 


師曰 苦 


問 如何是玄言妙旨 


師曰 用玄言妙旨作什麼 


問 如何是直道 


師曰 恐難副此問 


問 承教有言 佛真法身猶若虛空 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如何得這麼 


師曰 如何得這麼 


問 教云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 


學人如何解 


師曰 汝甚解 


師又曰 此問已是不會古人語 


也因什麼卻向伊道 汝甚解 何處是伊解處 


莫是於伊分中便點與伊麼 


莫是為伊不會問卻反射伊麼 


且素非此理 慎莫錯會 


除此兩會別又如何商量 


諸上座若會得此語 也即會得諸聖總持門 


且作麼生會 


若也會得一音演說不會隨類各解 


這麼道莫是有過無過說麼 莫錯會好 


既不這麼會 作麼生說一音演說隨類得解 


有個去處始得 每日空上來下去 又不當得人事 


且究道眼始得 


他古人道 一切聲是佛聲 一切色是佛色 


何不且這麼會取 


 


僧問 遠遠尋聲 請師一接 


師曰 汝尋底是什麼聲 是僧聲是俗聲是凡聲是聖聲 


還有會處麼 若也實不會 


上座 吵吵是聲吵吵是色 聲色不奈何 莫將為等閑 


上座 若會得即是真實 若不會即是幻化 


若也會得即是幻化 若也不會即是真實 


他古人亦向上座道 唯我能知 除此外別無作計校處 


上座 成不成從何而出 是不是從何而出 


理無事而不顯 事無理而不消 


事理不二 不事不理不理不事 


這麼注解與上座 若更不會不如且依古語好 


他古人見上座百般不得 


所以垂慈向汝道 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 


無事 珍重


 


景德傳燈錄卷第二十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zjiue 的頭像
    tzjiue

    釋紫覺

    tzji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