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二摘錄
東吳沙門淨善重集
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 常炙燈帳中看讀
真淨呵曰
所謂學者求治心也 學雖多而心不治
縱學而奚益 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之深 子若為盡之
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 恐妨道業 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
他日觀之如推門入臼 故不難矣
湛堂即時屏去所習 專注禪觀
一日聞衲子讀諸葛孔明出師表 豁然開悟
凝滯頓釋 辯才無礙 在流輩中鮮有過者
湛堂曰
有道德者樂於眾 無道德者樂於身
樂於眾者長 樂於身者亡
今稱住持者 多以好惡臨眾 故眾人拂之
求其好而知其惡 惡而知其好者鮮矣
故曰與眾同憂樂 同好惡者義也
義之所在 天下孰不歸焉 (二事癩可贅疣集)
湛堂曰
道者 古今正權 善弘道者要在變通
不知變者 拘文執教滯相殢情 此皆不達權變故
僧問趙州 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
州云 我在青州做領布衫重七斤
謂古人不達權變能若是之酬酢
聖人云 幽谷無私 遂至斯響
洪鐘虡受 扣無不應
是知通方上士 將返常合道 不守一而不應變也
(與李商老書)
湛堂曰 祖庭秋晚 林下人不為囂浮者固自難得
昔真如住智海嘗言
在湘西道吾時 眾雖不多猶有老衲數輩履踐此道
自大溈來此不下九百僧 無七五人會我說話
予以是知 得人不在眾多也 (實錄)
湛堂謂妙喜曰
像季比丘外多恂物 內不明心 縱有弘為 皆非究竟
蓋所附卑猥而使然 如搏牛之虻飛止數步
若附驥尾便有追風逐日之能 乃依托之勝也
是故學者居必擇處 遊必就士 遂能絕邪僻近中正聞正言也
昔福嚴雅和尚每愛真如哲標致可尚 但未知所附者何人
一日見與大寧寬蔣山元翠巖真偕行 雅喜不自勝
從容謂哲曰 諸大士法門龍象 子得從之遊
異日支吾道之傾頹 彰祖教之利濟 固不在予多囑也
(日涉記)
湛堂謂妙喜曰
參禪須要識慮高遠 志氣超邁 出言行事持信於人
勿隨勢利苟枉自然 不為朋輩描摸時所上下也
(寶峰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