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台山修禪寺智者禪師


 


天台山修禪寺智者禪師智顗 荊州華容人 姓陳氏 母徐氏 


始娠夢香煙五色縈饒於懷 誕生之夕祥光燭於鄰里 


幼有奇相膚不受垢 七歲入果願寺 


聞僧誦法華經普門品即隨念之 忽自憶記七卷之文宛如宿習 


十五禮佛像誓志出家 怳焉如夢見大山臨海際峰頂有僧招手 


復接入一伽藍云 汝當居此 汝當終此 


十八喪二親 於果願寺依僧法緒出家 二十進具 


陳天嘉元年謁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 


思一見乃謂曰 昔靈鷲同聽法華經 今復來矣 


即示以普賢道場 說四安樂行 


師入觀三七日 身心豁然定慧融會 宿通潛發唯自明了 


以所悟白思 


思曰 非汝弗證 非吾莫識 


此乃法華三昧前方便初旋陀羅尼也 


縱令文字之師千萬不能窮汝之辯 


汝可傳燈 莫作最後斷佛種人 


師既承印可 太建元年禮辭住金陵闡化 


凡說法不立文字 以辯才故晝夜無倦 


七年乙未謝遣徒眾隱天台山佛隴峰 


有定光禪師先居此峰 謂弟子曰 不久當有善知識領徒至此 


俄爾師至 


光曰 還憶疇昔舉手招引時否 


師即悟禮像之徵 悲喜交懷 


乃執手共至庵所 其夜聞空中鐘磬之聲 


師曰 是何祥也 


光曰 此是犍椎集僧得住之相 此處金地吾已居之 


北峰銀地汝宜居焉開山 


後宣帝建修禪寺 割始豐縣租以充眾費 


及隋煬帝請師受菩薩戒 師為帝立法名號總持 


帝乃號師為智者 


師常謂 法華為一乘妙典 蕩化城之執教 釋草庵之滯情


開方便之權門 示真實之妙理 


會眾善之小行 歸廣大之一乘 


遂出玄義 曰釋名 辨體 明宗 論用 判教相之五重也 


名則法喻齊舉 謂一乘妙法即眾生本性 


在無明煩惱不為所染 如蓮華處於淤泥而體常淨 


故以為名 


此經開權顯實 廢權立實 會權歸實 


如蓮之華有含容開落之義 華之蓮有隱現成實之義 


亦謂從本垂跡 因跡顯本 


夫經題不越法喻人 單複具足凡七種(單複三具足一)


攝一切名 妙法蓮華即複之一也(法譬為緮) 


名以召體 體即實相 謂一切相離實相無體故 


宗則一乘因果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可尊尚故 


用則力用 以開廢會之義有其力故 


然後判教相者 以如來一代之說 總判為五時八教 


五時者 


一佛初成道為上根菩薩說華嚴時 


二為小機說阿含時 


三彈偏折小歎大褒圓說方等時 


四蕩相遣執說般若時 


五會權歸實 授三乘人及一切眾生成佛記 說法華涅槃時 


 


八教者 


化儀四教即頓漸祕密不定也 


化法四教即藏(生滅四諦) 通(無生) 別(無量)


圓也(無作四諦唯法華圓理 乃至治生產業一色一香無非實相)


該三世如來所演罄殫其致(四正三接廣如本教)捨此皆魔說故


教理既明 非觀行無以復性 


乃依一心三諦之理(真俗中)示三止三觀 


一一觀心念念不可得 先空次假後中 


離二邊而觀一心如雲外之月者 此乃別教之行相也 


嘗云 


破一切惑莫盛乎空 


建一切法莫盛乎假 


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 


故一中一切中 無假無空而不中 空假亦爾 


即圓教之行相 如摩醯首羅天之三目 


非縱橫並別故


(第十四祖龍樹菩薩偈云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 亦名中道義 


斯與楞嚴圓覺經說奢摩他 三摩缽底 禪那三觀 


名目雖殊其致一也 


達磨大師以心傳心不滯名數 直為上上根智俾忘筌忘意故 


與此教同而不同 


智者禪師窮理盡性備足之門故 與禪宗異而非異也


三觀圓成法身不素 即免同貧子也 


尚盧學者昧於修性或墮偏執故 復創六即之義以絕斯患 


一理即佛者 


十法界眾生下至蟭螟同稟妙性 


從本以來常住清淨覺體圓滿一理齊平故


(執名相者不信即心即佛 睹此而生信也)


二名字即佛者 


雖理性坦平 而隨流者日用不知 必假言教外熏得聞名字 


生信發解故


(起信論云 以有妄想心故 能知名義 自此已下簡暗證者)


三觀行即佛者 


既聞名開解 要假前之三觀而返源故


(圓教外凡也 圓觀五陰為不思議境 即五品位 


大師示居此位 別教十信及藏通教 皆名資糧位)


四相似即佛者 


觀行功深發相似用故


(內凡也圓伏無明入十信鐵輪位 不斷見思惑 


至七信以去見思惑自隕得六根清淨 


如經云 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云云 


思大禪師示居此位 若別教乃地前三十心也 


藏通皆名加行位 


楞嚴經唯識論三十心後 別立四加行 


名位雖同詮旨迥異 惟通悟者善巧融會)


五分真即佛者 


三心開發得真如用 位位增勝故


(發圓初住即銅輪位也 如龍女一念成佛現百界身 


從此轉勝至等覺位 


凡四十一心盡目真因 分位雖殊圓理無別 


若別教即名十地 藏通皆言見道位)


六究竟即佛者 


無明永盡 覺心圓極 證無所證故


(妙覺也 起信云 始本不二名究竟覺 仁王名寂滅上忍也 


別教權佛攝 對圓行第二位耳 藏通二教佛可知)


如上六位既皆即佛(不屈不濫) 通具法報化三身為正


(三寶三德屬對交絡 乃至十種三法含攝無遺 


偈云 道識性般若 菩提大乘身 


涅槃三寶德 一一皆三法)


隨居四土為依 


四土者 


一常寂光(法性土也 法身居之身土相稱)


二實報無障礙(攝二受用也 自受用土報佛自居 


他受用土登地菩薩所居)


三方便有餘 


四淨穢同居(並為應化土也 地前菩薩二乘凡夫所居)


其實則非身非土 無優無劣 為對機故假說身土而分優劣 


師得身土互融 權實無礙故 三十餘年晝夜宣演 


生四種益 具四悉檀


(悉遍也 檀翻名施 禪師之法遍施有情隨根得益如雲 


世界悉檀生歡喜益云云)


門人灌頂日記萬言而編結之 總目為天台教 別即分諸部類 


(法華玄義文句 大小止觀 金光明 仁王 淨名 


涅槃諸觀章 十六觀經等及四教禪門凡百餘軸)


歷代付授盛於江浙 


隋開皇 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 帝遣使詔師 將行乃告門人曰 


吾今往而不返 汝等當成就佛隴南寺一依我圖 


侍者曰 若非師力豈能成辦 


師曰 乃是王家所辦 汝等見之吾不見也


(師初欲建寺於石橋 禪寂見三神人 


早幘縫衣從一老僧 謂師曰 


若欲造寺今非其時 三國成一 


當有大力施主與師造寺 寺成國即清 宜號為國清 


言訖不見 


開皇十八年帝遣司馬王弘入山依圖造寺 方應前誌)


師二十一日到剡東石城寺百尺石像前不進 


至二十四日顧侍者曰 觀音來迎不久應去 


時門人智朗請曰 不審何位何生 


師曰 吾不領眾必淨六根 捐己利他獲預五品耳


(五品弟子 即法華三昧前方便之位 與思大禪師昔語冥符


命筆作觀心偈 唱諸法門綱要訖 趺坐而逝 


壽六十 臘四十 


弟子等迎歸佛隴巖 


大業元年九月煬帝巡幸准海 


遣使送弟子智璪及題寺額入山赴師忌齋 


到日集僧開石室唯睹空榻 時會千僧至忽剩一人 


咸謂師化身來受國供 


師始受禪教終乎滅度 常披一壞衲 冬夏不釋 


來往居天台山二十二年 建造大道場一十二所 


國清最居其後 及荊州玉泉寺等共三十六所 


度僧一萬五千人 寫經一十五藏 


造金銅塑畫像八十萬尊 事跡甚廣如本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zjiue 的頭像
    tzjiue

    釋紫覺

    tzji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