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禪林寶訓卷一摘錄


 


明教嵩和尚曰 


尊莫尊乎道 美莫美乎德 


道德之所存 雖匹夫非窮也 


道德之所不存 雖王天下非通也 


伯夷叔齊昔之餓夫也 今以其人而比之 而人皆喜 


桀紂幽厲昔之人主也 今以其人而比之 而人皆怒 


是故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 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 


(鐔津集)


 


 


明教曰 聖賢之學 固非一日之具 


日不足繼之以夜 積之歲月 自然可成 


故曰 學以聚之 問以辨之 


斯言學非辨問無由發明 


今學者所至 罕有發一言問辨於人者 


不知將何以裨助性地成日新之益乎 (九峰集)


 


 


仁祖皇祐初 遣銀璫小使持綠綈尺一書 


召圓通訥住孝慈大伽藍 訥稱疾不起 表疏大覺應詔 


或曰 聖天子旌崇道德 恩被泉石 師何固辭 


訥曰 予濫廁僧倫 視聽不聰 幸安林下 飯蔬飲水 


雖佛祖有所不為 況其他耶 


先哲有言 大名之下難以久居 


予平生行知足之計 不以聲利自累 


若厭於心何日而足 


故東坡嘗曰 知安則榮 知足則富 


避名全節 善始善終 在圓通得之矣 (行實)


 


 


圓通訥和尚曰 


躄者命在杖 失杖則顛 渡者命在舟 失舟則溺 


凡林下人 自無所守 


挾外勢以為重者 一旦失其所挾 皆不能免顛溺之患 


(廬山野錄)


 


 


圓通訥曰 


昔百丈大智禪師建叢林立規矩 欲救像季不正之弊 


曾不知像季學者盜規矩以破百丈之叢林 


上古之世雖巢居穴處 人人自律 


大智之後 雖高堂廣廈 人人自廢 


故曰 安危德也 興亡數也 


苟德可將 何必叢林 苟數可憑 曷用規矩 (野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zjiue 的頭像
    tzjiue

    釋紫覺

    tzji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