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法常禪師
明州大梅山法常禪師者,襄陽人也,姓鄭氏。幼歲從師於荊州玉泉寺,初參大寂,問:「如何是佛?」寂曰:「即心是佛。」師即大悟,遂之四明梅子真舊隱縛茆燕處。
唐貞元中,鹽官會下有僧,因採拄杖,迷路至庵所。
問:「和尚在此多少時?」
師曰:「只見四山青又黃。」
又問:「出山路向甚麼處去?」
師曰:「隨流去。」
僧歸舉似鹽官,官曰:「我在江西時曾見一僧,自後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招之。
師答以偈曰:「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
樵客遇之猶不顧,郢人那得苦追尋。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大寂聞師住山,乃令僧問「和尚見馬大師得個甚麼,便住此山?」
師曰:「大師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這裡住。」
僧曰:「大師近日佛法又別。」
師曰:「作麼生?」
僧曰:「又道:非心非佛。」
師曰:「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其僧回舉似馬祖,祖曰:「梅子熟也﹗」
(僧問禾山:「大梅這麼道,意作麼生?」
禾山云:「真師子兒。」)
龐居士聞之,欲驗師實,特去相訪。才相見,士便問:「人嚮大梅,未審梅子熟也未?」
師曰:「熟也。你向甚麼處下口?」
士曰:「百雜碎。」
師伸手曰:「還我核子來。」
士無語。
自此學者漸臻,師道彌著。
上堂:「汝等諸人,各自回心達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識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根本,故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心且不附一切善惡而生,萬法本自如如。」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蒲花柳絮,竹針麻線。」
夾山與定山同行,言話次,定山曰:「生死中無佛,即無生死。」
夾山曰:「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
互相不肯,同上山見師。
夾山便舉問:「未審二人見處那個較親?」
師曰:「一親一疏。」
夾山復問:「那個親?」
師曰:「且去,明日來。」
夾山明日再上問,師曰:「親者不問,問者不親。」
(夾山住後自云:「當時失一隻眼。」)
新羅僧參,師問:「發足甚處?」
曰:「欲通來處,恐遭怪責。」
師曰:「不可無來處也。」
曰:「新羅。」
師曰:「爭怪得汝?」
僧作禮,師曰:「是與不是,知與不知,只是新羅國裡人。」
忽一日謂其徒曰:「來莫可抑,往莫可追。」從容間聞鼯鼠聲,乃曰:「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諸人,善自護持,吾今逝矣。」言訖示滅。
永明壽禪師讚曰:「
師初得道,即心是佛。最後示徒,物非他物。
窮萬法源,徹千聖骨,真化不移,何妨出沒。」
佛光如滿禪師
洛京佛光如滿禪師,曾住五臺山金閣寺。
唐順宗問:「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
師答曰:「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
法身等虛空,常住無心處。
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
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
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慮。」
帝又問:「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
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
山河與大海,天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
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師答曰:「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
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
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
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
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
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
帝聞大悅,益重禪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