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入懺 舉讚
花奉獻 文殊共普賢 牡丹芍藥真堪羨
百花獻上黃金殿 花開花謝綻金蓮
青衣童子 供獻慈尊面
普賢王菩薩 三稱
恭聞 一塵清淨 慈雲甘露以涓涓
二行圓明 金相玉毫而蕩蕩
或示三十二應 或現千百億身
坐寶蓮臺 證明功德 奉為求懺某等
熏修慈悲三昧懺法 茲當第二卷入壇緣起
我諸比丘 虔誠懇切 如法修持
焚兜樓婆 散分陀利 供養十方三寶
稱揚諸佛洪名 翹勤作禮 發露罪垢
切念某等 遠從多劫 迄至今生
有二障之所纏 起二種之顛倒 迷真逐妄 背覺合塵
三寶之前 不生景仰
二親分上 孝道乖違
恣口意之貪嗔 殺生靈而食噉
罪為千種 業造萬端
匪假懇修於懺法 何能免離於愆尤
由是皈依大覺 發露懺悔 我願如斯 佛必哀憐
仰叩洪慈 冥熏加被
四八端嚴微妙相 僧祇三大劫修來
面如滿月目如蓮 天上人間咸恭敬
慈悲水懺法卷中
一切諸佛愍念眾生 為說水懺道場總法
今當歸命一切諸佛
南無毘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
禮諸佛已 次復懺悔 某等即今身心寂靜 無諂無障
正是生善滅惡之時
復應各起四種觀行 以為滅罪方便 何等為四
一者觀於因緣 二者觀於果報
三者觀我自身 四者觀如來身
第一觀因緣者
知我此罪藉以無明不善思惟 無正觀力不識其過
遠離善友諸佛菩薩 隨逐魔道行邪險徑
如魚吞鉤不知其患 如蠶作繭自纏自縛
如蛾赴火自燒自爛 以是因緣不能自出
第二觀於果報者
所有諸惡不善之業 三世輪轉苦果無窮
沈溺無邊巨夜大海 為諸煩惱羅剎所食
未來生死冥然無涯 設使報得轉輪聖王王四天下
飛行自在七寶具足 命終之後不免惡趣
四空果報三界極尊 福盡還作牛領中蟲
況復其餘無福德者 而復懈怠不勤懺悔
此亦譬如抱石沈淵 求出應難
第三觀我自身
雖有正因靈覺之性 而為煩惱黑暗叢林之所覆蔽
無了因力不能得顯 我今應當發起勝心
破裂無明顛倒重障 斷滅生死虛偽苦因
顯發如來大明覺慧 建立無上涅槃妙果
第四觀如來身
無為寂照 離四句 絕百非 眾德具足 湛然常住
雖復方便入於滅度 慈悲救接未曾暫捨
生如是心 可謂滅罪之良津 除障之要行
是故志誠求哀懺悔 某等無始以來至于今日
長養煩惱日深日厚日滋日茂
覆蓋慧眼令無所見 斷除眾善不得相續
起障不得見佛 不聞正法 不值聖僧煩惱
起障不見過去未來一切善惡業行出離煩惱
障受人天尊貴之煩惱 障生色無色界禪定福樂之煩惱
障不得自在神通飛騰隱顯遍至十方諸佛淨土聽法之煩惱
障學安那般那數息不淨因緣觀等諸煩惱
障學煖頂忍第一法七方便等諸煩惱
障學慈悲喜捨聞思修等諸煩惱
障學空平等中道解三觀義諸煩惱
障學助道品念處正勤根力如意足諸煩惱
障學八正道示相之煩惱
障學七覺支不示相煩惱
障學八解脫九空定煩惱
障學於十智三三昧煩惱
障學三明六通四無礙煩惱
障學六度四等煩惱
障學四攝法廣化之煩惱
障學大乘心四弘誓願之煩惱
障學十明十行之煩惱
障學十回向十願之煩惱
障學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明解之煩惱
障學五地六地七地諸知見煩惱
障學八地九地十地雙照之煩惱
障學佛果百萬阿僧祇諸行之煩惱
如是行障 無量無邊
今日至禱稽懇 向十方佛尊法聖眾慚愧懺悔 願皆消滅
願藉此懺悔障於諸行一切煩惱所生功德
願在在處處自在受生不為結集業行之所迴轉
以如意通於一念頃遍至十方淨諸佛土攝化眾生
於諸禪定甚深境界及諸知見通達無礙
心能普周一切諸法樂說無窮而不染著
得心自在得法自在方便自在
令此煩惱及無知結習畢竟永斷 不復相續
無漏聖道朗然如日
發願已 歸命禮諸佛
南無毘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