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綱目 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五冊No1594《佛祖綱目》
世尊於中國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示生,世尊生時,此方江河泛漲,泉井溢出,大地震動,有五色光貫太微宮。王問群臣:「是何祥瑞?」太史蘇繇奏曰:「西方有聖人生。」王曰:「於此何如?」繇曰:「此時無他。一千年後,聲教被及。」王令刻石,埋於南郊誌之。
示現受生
釋迦牟尼佛,賢劫第四佛也。然燈佛時為善慧仙人,嘗買蓮花供佛,又見地濕乃脫衣布地解髮覆之。佛記善慧:「汝過阿僧祗劫,於五濁惡世當得成佛號釋迦牟尼。」於賢劫第三尊迦葉佛時為護明菩薩,命終上生兜率陀天,為諸天主說補處行。亦於十方國土現種種身,為諸眾生隨宜說法。
乃至作佛期運將至,即觀今閻浮提諸眾生皆我初發心來所成熟者,堪受妙法,餘國邊地皆不應生此世界。迦毗羅國最為處中,往古諸佛出興皆生於此。諸族種姓剎帝利第一,瞿曇苗裔聖王之後。淨飯王過去因緣具足清淨性行,夫妻真正堪為父母。既作此觀遂集諸天子告言:「我今不久捨此天宮生閻浮提,出家學道成一切種智,設大法會廣利人天,汝等亦當同受法食。」諸天子歡喜踊躍,各心念言:「菩薩不久當成正覺。」
時菩薩乘六牙白象發兜率宮降神母胎,淨飯王夫人摩耶於寤寐間見菩薩騰空來,從右脇入影現於外如處琉璃顧,見自身如日月照。菩薩在胎晨朝為色界諸天說法,日中為欲界諸天說法,晡時為諸鬼神說法,夜三時亦復如是,成熟無量眾生。
甲寅 四月八日 ,日初出時摩耶手攀無憂樹枝,菩薩從右脇出,時樹下生七莖七寶蓮花,菩薩墮蓮花上自行七步,舉其右手而言:「天上天下惟我獨尊!無量生死於今盡矣!此生利益一切天人!」說是言已,四天王接置寶几,龍王吐清淨水灌太子身。
王以太子生時諸瑞吉祥,遂名悉達多。時香山有一梵仙名阿私陀,具足五通能斷疑惑,以神通力騰空而來,相太子已忽然悲泣。王驚問故?仙人答曰:「太子具三十二相,若無出家,年十九為轉輪聖王。若出家者成一切種智。然王太子決定成一切種智,轉無上法輪。我今年已百二十,不久命終生無想天,不睹佛興,不聞經法,故自悲耳!」
太子生七日,摩耶夫人命終生忉利天。王囑姨母波闍波提養育。太子初生,口稱獨尊,言已便默,如諸嬰孩。七歲王令學書,訪國中第一聰明婆羅門名曰選友為太子師,婆羅門授以梵書佉留書。太子問:「閻浮提中有幾種書?」師默然。又問:「阿字何義?」師又默然,即從座起問曰:「太子初生時自言天人之中最尊最勝,此言不虛,惟願為說閻浮提凡有幾種?」太子曰:「閻浮提中,梵書、佉留書、護眾書、疾堅書、龍鬼書、捷沓和書、阿須倫書、鹿輪書、天腹書、轉數書、轉眼書、觀空書、攝取書、具有天地八部四洲鳥獸等音聲諸書,有如是等六十四種。又阿字是梵音聲,此字義是不可壞,亦是無上真正之道義。凡如此義,無量無邊。」婆羅門白王:「太子是天人第一之師,云何欲令我教耶?」復令忍天教兵法,太子自能通達,忍天反禮太子。
示現出家
悉達多太子年十七,王為娶婆羅門女耶輸陀羅為太子妃,復增二妃,一名瞿夷,二名鹿野。太子雖有三妃,於靜夜中但修禪觀。一日白王游觀,初出東門,淨居天化作老人,頭白背傴拄杖羸步。太子乃念:「日月流邁,時變歲移,老至如電,身安足恃?我雖富貴,豈獨免耶?云何世人而不怖畏?」
復游南門,淨居天化作病人,兩人扶掖在於路側。太子又曰:「如此身者是大苦聚,云何世人不知覺悟?」
王聞,切責諸臣。有婆羅門子名優陀夷聰辯絕倫,王令與太子友,具說世間樂事令其心動。太子復出城西門,淨居天心念先現老病舉眾皆見令王嗔責,我今現死惟令太子及優陀夷見耳。即化死人四人轝之,室家大小號哭共送。此惟太子與優陀夷二人獨見,太子問此為何人?優陀夷先受王敕,默然不答。如是三問,淨居天威神之力,不覺答言:「是死人也。」問:「何謂為死?」答曰:「死者刀風解形,神識去矣!四體諸根,無復所知。此人在世貪著五欲不識無常,一旦捨之而死,又為父母親戚愛念,命終之後,恩情好惡不復相關,誠可哀也!」問:「惟此人死,餘亦當然?」答曰:「一切世人皆應如是,無有貴賤得免者。」太子曰:「世間乃復有此苦,云何於中而行放逸?」
又出北門,到彼園所止息樹下,除去侍衛端坐思惟。時淨居天化作比丘,法服持鉢手執錫杖視地徐行。太子前問:「汝是何人?」答曰:「沙門!」問:「何謂沙門?」答曰:「三界兮擾擾,六趣兮昏昏。識心達本源,故名為沙門。」又曰:「一切皆無常,惟我所修聖道永得無為到解脫岸。」言訖,騰空而去。太子喜曰:「天人之中惟此為勝,我當決定修學是道。」
太子年十九自知出家時至,詣王言曰:「父王恩愛集會必有別離,惟願聽我出家學道,一切眾生愛別離苦皆使解脫。」王流淚曰:「汝今宜息此意,國未有嗣而便委我,曾不懷顧。」太子遂還。
時有相師白王:「太子今不出家,過七日已必得轉輪王位。」王即往告太子:「我聞阿私陀說:『汝必不樂處世。』惟願為我生一子,然後不復相違。」太子答曰:「如勅!」即以左手指其妃腹,耶輸陀羅便覺有娠。
二月七日,淨居天人白太子曰:「無量劫來修行,今正成熟。」太子曰:「如汝等語,但內外嚴衛,欲去無從。」諸天白言:「我等自設方便。即以神力悉令熟臥,至於後夜,諸天充滿虛空同聲白言:「今者正是出家時。」太子往至車匿所語之曰:「汝為我牽揵陟來。」犍陟乃太子所乘之馬名。車匿泣曰:「後夜之中欲何所之?」太子曰:「我今欲為一切眾生降伏煩惱,汝不應違我。」車匿號哭,欲令王宮覺知。以天神力,昏臥如故。
於是諸天捧馬四足並接車匿,帝釋執蓋從北門出,其門無聲自開。太子又曰:「我若不斷八苦終不還宮!我若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轉法輪,終不還與父王相見!我若不盡恩愛之情,終不還見波闍波提及耶輸陀羅!」
行至天曉已三由旬,諸天便沒不現。太子至閑靜林即便下馬,撫犍陟背而言:「所難為事,汝作已畢。」又語車匿:「世人富貴競隨奉事,我捨國來,惟汝一人獨能隨我,甚為希有!我今既至,汝與犍陟俱可還宮。」車匿悲不自勝,犍陟屈膝舐足淚落如雨。太子即就車匿取七寶劍自剃鬚髮而發願言:「願共一切斷除煩惱及諸習障。」淨居天又化獵師,身服袈裟。太子喜曰:「汝所著衣是寂靜服,我今以此寶衣與汝,貿易吾服,此衣為欲攝救一切眾生斷其煩惱。」獵師答言:「善哉!」遂脫寶衣貿之。太子前行,車匿即還。
太子入檀特山修道,始於阿羅邏迦藍處三年,復至鬱頭藍弗處三年,又至象頭山於尼連河側靜坐思惟,宜六年苦行以度眾生。天獻麻米,淨心守戒。或日一食,或七日一食。不避風雨,不起經行。鵲巢糞污,亦不棄去。
示現成道
佛示六年苦行,自念非正解脫,我當受食而後成佛。即沐浴於尼連河,天為偃樹挽之而出。時彼林外有二牧牛女,一名難陀,二名波羅,見地中生千葉蓮花,上有乳糜乃取奉菩薩,即便受食。復念過去諸佛以草為座,成無上道。帝釋因化凡人,執淨軟草。菩薩問:「汝何名?」答:「名吉祥!」菩薩喜曰:「我破不吉,以成吉祥。」即便受草。向菩提樹下而取正覺。
菩薩坐閻浮樹下四十八日觀察思惟,眉間白毫光蔽魔宮。魔王波旬恐懼,召會諸魔曰:「其道未成,當往亂之。」長子商主泣諫,魔王不聽,乃率眾作難,悉現可怖可欲諸境。時菩薩身心寂然不動,以指按地,地大震動。魔聞怖懼,還歸本宮。
菩薩於癸未 二月七日 之夕入正三昧, 二月八日 明星出時,廓然大悟成正等覺。嘆曰:「奇哉!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示現說法
佛自 二月八日 成道,九日至二十九日為寂場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有無量無邊法身大士,普賢、文殊、觀音、彌勒等及宿世根熟天龍八部,一時圍繞如雲籠月。爾時世尊現毗盧遮那身說大方廣佛華嚴經,三七日滿。
二月三十日從菩提場座起,詣波羅奈國,行至阿闍波羅水側,日暮止宿,入定時風雨大至,有大龍王名目真隣陀,以其大身七重圍繞。龍有七頭,羅覆佛上以為障蔽。至 三月六日 ,四七日滿,雨止出定。龍王化作年少婆羅門稽首問訊,受三歸五戒。諸旁生中,最先見佛。
三月七日受提謂長者食, 三月八日 至鹿野苑。初世尊成道,觀樹思惟:「一切眾生處五濁惡世,三毒所覆,薄福鈍根,無有智慧。云何能解我所得法?今我若轉法輪,彼必不信,生誹謗心,當墮惡道,受無量苦。我寧不說,入於涅槃。」
時大梵天王心懷憂惱,眾生長夜沉沒生死。今當往請轉大法輪,欲界六天亦同勸請。世尊默然受之。遂以五時設教:第一華嚴時,第二鹿苑時,第三方等時,第四般若時,第五法華涅槃時。
世尊至鹿野苑,憍陳如摩訶那摩跋波阿捨婆闍跋陀羅闍五人見佛心大歡喜,求佛出家。佛為說法,成阿羅漢。於是世間始有三寶,如來是佛寶,四諦是法寶,阿羅漢是僧寶。
有長者子名曰耶舍,中夜睡覺見諸妓女不淨,生厭離心,於不淨中生淨想。忽見空中光明,尋光而去,趣鹿野苑。佛為說法,成阿羅漢。天明,耶舍父為尋子故跡而至佛所,佛授三歸,為最初優婆塞。又耶舍朋類五十人共詣佛所,俱成沙門。
迦毗羅國有婆羅門子名富樓那,具解韋陀等論,與佛同日生,本性厭離世間,見佛出家即與朋友三十人往雪山專心學道,獲四禪五通,以天眼遙見世尊在鹿野苑說法,遂共三十人來到佛所求佛度脫,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南天竺有婆羅門姓大迦旃延,第二子名那羅陀,其父令習韋陀諸論,不久通解。長兄忌之,欲害其命。父令往阿私陀仙人處洞解諸論,得四禪五通。仙人命終,那羅陀貪世利養,不信三寶。有伊羅鉢龍王、商佉龍王為夜叉金齊言:「彼城先有一偈云:『在於何自在?染著名為染。彼云何清淨?云何得癡名?癡人何故迷?云何名智人?何會別離已?名曰盡因緣。』」龍王至那羅陀仙所問此偈義不能解了,那羅陀乃詣佛,佛為開解說種種法,生大歡喜,遂求出家。因其種族本姓名大迦旃延,論議第一。
摩竭提國有優樓頻螺迦葉兄弟三人學古仙道,王臣歸信。佛詣彼住處現諸神通種種調伏,先度優樓頻螺迦葉及五百弟子,又度那提迦葉、迦闍迦葉,各有二百五十弟子,俱證阿羅漢。有一外甥螺髻梵志名優波斯那,在阿修羅山共二百五十弟子修學仙道,亦投佛出家成阿羅漢。
王舍城頻婆娑羅王見三迦葉為佛弟子,嘆曰:「嗚呼!如來有大神力,智慧深遠不可思議,乃能伏如此之人以為弟子。佛為說法,得法眼淨。王勅諸臣於竹園起諸堂舍,請佛及僧住彼竹園。諸王見佛,頻婆娑羅為首。諸僧伽藍,竹園為始。
王舍城有二婆羅門具大智慧,一名舍利弗,一名目揵連,各有一百弟子,往詣竹園,佛為說法成阿羅漢。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
摩竭提國有婆羅門名曰迦葉,具大智慧,誦四韋陀論,日夜勤求無上道法。旋復出家修杜多行,會空中有神告曰:「佛已出世,請往師之。」迦葉便趣竹園,佛知其當來,躬自往迎,到多子塔前相逢。迦葉合掌言曰:「世尊實是一切種智,實是慈悲濟眾生,實是一切所歸依。」即五體投地而白佛言:「世尊!是我大師!我是弟子!」如是三說,佛言:「如是!迦葉!我是汝師!汝我弟子!若人實非一切種智而欲受汝為弟子者,頭裂為七分。」復為說法,成阿羅漢。以此迦葉有大威德,天人所重,故名大迦葉。
淨飯王聞佛得道已經六年,思欲一見,令梵志優陀夷請佛還國。優陀夷見佛為諸天釋梵歸化,亦願為沙門。佛為說法,得羅漢道。即遣優陀夷先現神變,發起道心,於是神足飛行經遊虛空往到本國,現十八神變報言:「却後七日佛當來降。」王出四十里迎佛,見佛大喜。選宗族五百人為沙門,侍佛左右。斛飯王二子,一名摩訶男,一名阿那律。摩訶男言:「諸釋多出家,而我一門獨無。當一人營家,一人出家。」那律以家事煩碎,遂與釋種跋提各白其母,懇求出家。過七日,釋子等八人出迦毗羅城,脫其寶衣象馬付所使優波離令還。優波離思惟:「人身難得,佛法難值。諸尊貴者皆棄世榮,我身卑賤何所貪樂?」即以寶衣等懸著樹上,遂便共至佛所白言:「我父母已許,願聽出家。乞先度優波離,以除我等憍慢心故。」於是世尊先度優波離,次度那律等。
世尊從弟阿難,以成道日生故名阿難 (此云歡喜),舉國欣慶,又名慶喜。八歲出家,弟子中多聞第一。年三十一,佛命給侍左右。阿難言:「願如來與我三願:『一者不受如來故衣。二者不隨如來受別請。三者聽我出入無時。』」佛言:「善哉!具足智慧,預見譏嫌。何以故?若有人言汝為衣食奉給如來,是故不受故衣,不隨別請。出入有時則不能廣利諸部,故求出入無時。我為阿難開是三事。」
佛子羅睺羅年已九歲,佛遣目連往迦毗羅城白父及耶輸陀羅,放羅睺羅出家修習聖道。目連受命到彼,以種種方便曉諭。耶輸不聽,時佛起化人空中告言:「耶輸陀羅!汝頗憶念往古世時誓願事否?我當爾時為菩薩道,以五百銀錢從汝買得五莖蓮花上定光佛。時汝求我世世所生共為夫妻,我不欲受,即語汝言:『我為菩薩,累劫行願,一切布施,不逆人意。汝能爾者,聽為我妻。』汝立誓言:『世世所生國城妻子及與我身,隨君施與,誓無悔心。』而今何故愛惜羅睺,不令出家學聖道也?」耶輸聞已,霍然還識宿業因緣,事事明了,知昨所見。愛子之情,自然消歇。時淨飯王即集國中豪族,各遣一子有五十人隨從出家。佛使阿難剃頭,舍利弗為其和尚,目連為阿闍梨,授十戒法,便為沙彌。
舍衛國王波斯匿,有一大臣名須達多,家巨富,賑貧乏,時號孤給獨。因欲為兒娶婦,躬往王舍城中大臣護彌家,既到已,見其家內大張供具。須達多問故?答言:「請佛及僧。」問云:「何名佛?云何名僧?」護彌具告所以。須達多聞之,毛髮俱悚。尋到佛所,見佛相好,過於護彌所說,心大歡喜。佛為說法,成須陀洹。須達多願起精舍,請佛降舍衛國度彼眾生,佛許之。辭佛還家,佛命舍利弗與俱至舍衛國。案行諸地,惟王太子祇陀有園,正得處所。須達多乃白太子,太子不肯。須達多慇懃再三,太子曰:「若能以黃金布地令無空者,便當相與。」答曰:「諾。」乃使人象負黃金,八十頃中須臾欲滿,略欠少地。太子念言:「佛必大德!能使斯人輕寶乃爾。」遂令止,勿更出金,園地屬卿,樹木屬我,共立精舍。須達多共舍利弗經地已竟,起立精舍,啟知國王請佛及僧。佛言:「須達買園,樹木祇陀所有,可名祇樹給孤獨園。」
佛再還迦毗羅衛國,王問:「云何修行當得諸佛之道?」佛言:「一切眾生皆即是佛。父王當念西方世界阿彌陀佛,常勤精進當得佛道。」王言:「一切眾生云何是佛?」佛言:「一切法無生,無動搖,無取捨,無相貌,無自性。王當於此佛法中安住其心,勿信於他。」王與七萬釋種聞說是法,信解歡喜悟無生忍。
初佛還國,姨母大愛道(即波闍波提)白佛出家,三請不許。及佛再還國,如前重請,佛亦不許。佛既出國,大愛道與諸老母等追佛頓止河上復求出家,又亦不許。退住門外,歔欷而啼。阿難自外回,問故?答曰:「我以女人故,不得出家,自悲傷耳!」阿難乃白佛:「大愛道以至心欲受法律,願佛聽之。」佛言:「止!止!若聽女人出家者,令正法不得久住。」阿難復曰:「過去諸佛具四部眾,如來獨不具耶?」佛言:「若大愛道修八敬法,盡壽行之,可入法律。」阿難出告大愛道,便受大戒為比丘尼,遂得應真。
樓至菩薩請立戒壇,為比丘結戒受戒,於是創立三壇。佛院門東名佛為比丘結戒壇,佛院門西佛為比丘尼結戒壇。外院東門南置僧為比丘受戒壇,戒壇從地而立。三重為相,以表三空,為入佛法初門。時天帝施以覆釜置於壇上,大梵王施無價寶珠置覆釜上供養舍利,是為五重。表立分法身壇時,十方諸佛、無量菩薩、天龍八部悉皆雲集,諸佛登之,共議結戒輕重持犯等相及度尼滅正法相。諸佛通議曰:「古有四部,今何獨無?初雖正法減半,今尼行八敬還住千年。」故此二壇惟佛所登共量佛事,外院戒壇乃僧為四眾受戒壇也。
傳法大迦葉
佛說法華經凡二處三會,始在靈山,次升虛空,後復還靈山。有大梵王以金色波羅花獻佛,請佛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迦葉破顏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與汝,汝當護持流通,毋令斷絕。聽吾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說偈已,復告迦葉:「吾將金縷僧伽黎衣傳付與汝,轉授補處慈氏,勿令朽壞。」並敕阿難,副貳傳化。迦葉禮足,白佛言:「善哉!善哉!我當依勅,恭順佛故。」
示現涅槃
辛未十一月既望,佛念四眾懈怠,不將侍者,如屈伸臂頃獨至忉利天歡喜園,三月安居。佛告文殊:「汝詣母所,道我在此。」摩耶既至,佛言:「身所經歷,與苦樂俱,當修涅槃,永離苦樂。」摩耶聞法,得須陀洹果。是時人間久不見佛,優填王等至阿難所問佛所在?阿難報曰:「我亦不知。」時優填王渴仰如來,遂勅奇巧工匠作如來形像,毗首羯磨天化身為匠,不日而成。三月將盡,佛令鳩摩羅告閻浮提:「如來將下,欲入涅槃。」於是佛化寶階從天而下,優填王載像來迎,為佛作禮。佛三喚三應,乃云:「無為真佛,實在我身。」又語像言:「汝於來世,大作佛事。」
佛姨母大愛道將欲滅度,告眾曰:「吾不忍見世尊泥洹。」遂與五百比丘尼白佛,佛默可之。大愛道便還精舍,各現神足,同時滅度。
舍利弗、目犍連不忍見佛泥洹遂先入滅,七萬阿羅漢亦同時入滅,四眾惶亂。佛以神力化二弟子在佛左右,四眾稍定。
壬申 二月十五日 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臨涅槃時說涅槃經。告大眾言:「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同虛空相,一無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時諸比丘勸請如來:「惟願久住!不入涅槃!」佛言:「汝等不應作如是語,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已付囑摩訶迦葉。是迦葉者,當為汝等作大依止,猶如如來。」
復告文殊:「阿難給侍我來二十餘年,聞法受持如瀉水置器。我今欲令受持是涅槃經,為諸魔所惱,汝可持是大陀羅尼救護阿難。」文殊受已,至阿難所,魔王聞咒,即放阿難,歸至佛所。佛於是三入禪定,三出三告,乃云:「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槃。」乃於寶床右脇而臥,於其中夜寂然無聲,便般涅槃。
迦葉遠來奔訃,金棺自開,即現雙足出於棺外。眾禮足已,還自入棺。爾時棺從座舉高七多羅樹,往返空中,化火三昧,須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諸王爭取,有婆羅門以石瓶塗蜜,即共三分,一分諸天,一分龍王,一分八國。
天上四塔:忉利城東照明園,佛髮塔。城南麤澁園,佛衣塔。城西歡喜園,佛鉢塔。城北駕御園,佛牙塔。
人中四塔:生處塔,在迦毗羅衛國林微園中。成道塔,在摩竭提國元吉樹下。轉法輪塔,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涅槃塔,在拘夷那竭國力士生地秀林雙樹間。
(佛滅時,中國此方暴風忽起,損舍折樹,地動木陰。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貫,連夜不滅。周穆王怪問群臣,太史扈多對曰:「西方聖人,入滅之相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