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菜根譚》,作者洪應明,號還初道人,乃久居山林的隱士;此書成於明朝萬曆中後期,洪應明將人生哲理形於筆墨。本書採語錄體,文字多排比對仗,言簡意賅,文辭直樸,耐人尋味,便於背誦流傳;而本書思想為儒釋道三教合一,讀之讓人沈潛,在心底細數過往,偶有刻骨銘心,偶有如往事歷歷在目,蕩起漣漪。
現今社會,閱者可擬以書中字句護其身心,廣及周匝,如飲醍醐,按《大般涅槃經》所宣,「言醍醐者喻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啜飲奇文,明其自性,自性即佛性,佛性即如來;護吾等身口意,佇此般世風中,護佛衛道振佛門,持心渡眾化群迷。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為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須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氣象,才是有道心體。」,這般文字,可使我們處於亂世之中,浮華之態不誘吾等心思;然文中「澹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亦使吾輩明瞭暸,雲濤曉霧之下,星河轉舞之中,君子入世,我們的心懷應體恤眾生,待善人宜寬,待惡人宜嚴,待庸眾之人當寬嚴互存,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
此等金玉良言,盼諸位閱者多加品味,細細咀嚼,若能從中品得一理、嚼得一味,必可使您知「潔常自污出,明每從晦生」的道理,亦可懂此書何謂「菜根譚」了。
吳佩真
註:現為台北市信義區永吉國小第十四屆教師會會長
全站熱搜